三管齐下破解电动自行车行业痛点
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3.5亿辆,年产量超过3500万辆,已成为群众中短途交通的重要工具。尽管电动自行车为出行带来了便利,但不规范驾驶行为给交通安全带来压力。
12月2日,松果智库在京发布了全国首个《电动自行车防预性驾驶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2016年至2020年,电动自行车肇事事故连续5年增长,年平均增长率达17.17%,成为非机动车品类中占比最高的类别。
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所副所长盖春英表示,电动自行车在城市短途出行方面优势明显,如果安全性能提升,其价值将得到更广泛认可。
提升电动自行车出行安全性,需提高驾驶人的安全意识。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培训科研总督导张柱庭认为,《报告》首次提出“电动自行车防预性驾驶”的概念,有助于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知识和风险防范能力。
专家指出,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防护不足,面临的交通风险较大,亟需加强“防预性驾驶”宣传。数据显示,自2020年6月“一盔一带”政策推广以来,用户佩戴头盔的习惯逐渐形成,交通事故死亡率下降11.7%。
《报告》显示,仍有80%以上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在日常骑行中存在不主动避让大货车、横穿马路不减速等现象,防预性驾驶安全意识亟待提升。
《报告》提出“防预性驾驶十原则”,包括骑行前检查车辆装备、佩戴头盔,保持专注驾驶,注意交通信号,谨慎路口穿行,保持车距安全跟车,识别车辆“盲区”等,强调大货车“死亡盲区”和“鬼探头”等常见事故场景。
提升电动自行车出行安全,需要政府、企业、用户三方共同努力。政府应加强电动自行车生产管理,打击非法生产超标电动自行车,监管家用电动自行车销售,打击车辆违法改装、解除限速等行为,加强驾驶人监管执法。
企业应加强车辆硬件安全管理,避免用户随意改装、提升限速等行为,必要时通过技术手段干预危险行为。
用户应遵守交规,拒绝改装,主动学习防预性驾驶知识。
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,未来城市出行的关键在于立体化出行,电动自行车是更减排、成本更低、更高效的出行方式,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一定会得到大力发展。
网站声明:本文“三管齐下破解电动自行车行业痛点”资源信息来自互联网,以学习交流为目的,整合法律法规、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并提交问题、链接及权属信息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相关阅读
-
超时1分钟等于超时1小时?停车费应该怎么算,超时一分钟算疲劳驾驶吗详细阅读
郑州车主反映,自己停车不足61分钟,却被按2小时收费。 卢先生在郑州市东明路与顺河路交叉口的一家饭店用餐,将车辆停在停车场内,但驶出时却被收了25元停车费。卢......
-
年轻人爱上围炉煮茶 为何茶企却赚不到钱,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详细阅读
“空持百千偈,不如吃茶去。”老祖宗们雅玩清赏的好意趣,在这个冬天让年轻人们咂摸出了新滋味。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,中国申报的“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”......
-
即时配送进入分钟级时代,配送员保障几何?,即时配送平台详细阅读
即时配送行业蓬勃发展,但存在交通隐患和工伤保障覆盖有限等问题。 2月9日,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处生鲜配送站点,配送员胡松整理完货物准备配送。他的电动自行车后备厢满......
-
小奖不断大奖难觅 抽奖游戏一番赏销售存猫腻,小奖不如不奖说明了什么详细阅读
一款源自日本、主打动漫IP主题的抽奖游戏——“一番赏”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。记者在北京市的商圈发现,“一番赏”在潮玩店、便利店随处可见,涵盖奥特曼、龙珠、......
-
如何保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?西藏这样走好绿色发展之路,如何保护好牙齿详细阅读
西藏,被誉为“世界屋脊”和“地球第三极”,以其神奇绝美的自然景观震撼人心。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,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充足,被誉为“亚洲水塔”,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......